close

牙齒的發展歷程


68個月長出第一顆牙


長牙是人類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寶寶的第一顆牙齒什麼時候才會長出來呢?格子兒童青少年牙科診所主治醫師蔡宜峰表示,大部分的寶寶約在68個月左右會長出第一顆牙,但每個小孩的體質、生長速度與狀況都不盡相同,因此,牙齒的生長時間也會有所差異,有些孩子甚至到了1歲才長出第一顆牙,都還在正常範圍內,家長不需過於擔心。


 


2歲半〜3歲乳牙發育完成


整個乳牙發育過程約在2歲半〜3歲左右完成,如果寶寶長牙的時間比正常情況延遲得多,家長最好向專業牙醫師諮詢,因為不少基因異常或罕見的疾病,病徵當中也包含牙齒發育遲緩喔!


 


 


乳牙的生長順序


大部分6個月大的寶寶,長出來的第一顆牙齒是下顎乳前牙,接下來是上顎乳前牙、上顎側門牙以及下顎側門牙。當上、下4顆門牙都長出來之後,就會開始長乳臼齒。首先是上顎第一乳臼齒,再來是下顎第一乳臼齒及乳犬齒,最後才是第二乳臼齒。


 


牙齒的生長雖有其基本順序,但也並非絕對,倘若順序不同不一定表示異常,爸比媽咪只需要大致留意即可。


 


 


 


認識寶寶的乳牙


從寶寶6個月大長出第一顆乳牙、6歲乳牙開始轉換成恆齒,一直到12歲左右牙齒全部換為恆齒,乳牙平均伴隨寶寶長達610年之久。


 


 


乳牙的基本構造


寶寶的乳牙與恆齒構造,基本上是相同的,大致分為3層,琺瑯質是牙齒的最外層,也是最堅硬的部分;中間是牙本質,最內層則是牙髓神經。一般而言,寶寶的牙齒分佈可以分為4個象限,每一象限包含5顆牙齒,共有20顆乳牙。


 


反正會換牙,蛀光沒關係?


有些家長會認為,乳牙遲早都會換成恆齒,因此牙齒保健等到長出恆齒後再做也不遲,果真如此嗎?蔡宜峰醫師指出,乳牙不光只是暫時替代恆齒咀嚼食物,還具有以下極為重要的功能:


 


1.替恆齒「佔位置」


乳牙最大的功能就是維護恆齒的生長空間,如果寶寶的乳牙在早期因為蛀牙、受傷或其他因素導致脫牙,容易使附近的牙齒產生推擠、傾斜,無法維持空間供恆齒生長,可能造成恆齒無法順利長出或排列不整齊…等情況。



2. 
促進顎骨正常發育


如果單側的牙齒發生病變,造成寶寶不敢使用患部咀嚼食物,長期下來,可能影響顎骨發展,造成顏面發展不平衡、臉型不對稱,影響臉部的美觀。


 


3.有助發音,使孩子口齒清晰完整的牙齒結構可以幫助寶寶日後學習語言時發音正確、口齒清晰,一口整齊健康的牙齒也可以讓孩子的成長過程充滿自信。


 


由此可知,如果父母可以在學齡前就教導寶寶正確的牙齒保健知識並養成良好習慣,讓乳牙能夠健康發育,不僅可使恆齒長得更好,也可以減少日後需要矯正的機會!


 


 


什麼時候開始換牙?


寶寶大約在幾歲時乳牙才會開始轉換成恆齒?換牙時又有哪些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呢?橘子兒童牙科負責人暨主治醫師林書豪指出,幼兒大約會在56歲左右開始換牙,大部分最早脫換的是下顎門牙。乳牙的脫換一般不需要特別拔除,只要讓它自然脫落即可。


 


 


換牙時間早,需留意生長空間


孩子晚點換牙其實沒有關係,家長也不需特別擔心;反而是較早換牙的孩子,必須特別注意牙齒生長的空間是否足夠、是不是會造成牙齒排列不整…等問題。


 


注意清潔乳牙後方的新生恆齒


此外,大約在6歲時,恆齒的大臼齒會直接從乳牙後側長出來,且沒有牙齒脫落,許多家長沒注意到,就會忽略去清潔它而造成蛀牙,這部分應該特別注意。當臼齒長出後,最好帶孩子到牙科評估是否需要接受溝隙封填,以預防蛀牙。


 


 


Q& A  Time!長牙期常見問題解析


Q1:寶寶在長牙的期間發燒了,這是正常的現象嗎?


A:林書豪醫師說,長牙時有可能因為發炎而造成孩子體溫升高,但不會超過38度,若体溫超過38度,應尋求小兒科醫師協助,檢查身體是否有其他問題!


 


Q2:孩子牙齒發育慢,是缺乏鈣質所造成,必需補充營養品?


A:蔡宜峰醫師說,認為孩子牙齒長得慢就拼命幫他補充鈣質,其實是一種不太正確的觀念,鈣的攝取多寡與牙齒的生長速度並沒有太大的關係,長牙速度的快慢與發育年齡較為有關。


 


如果想讓孩子的齒質較好,除了補充含鈣的營養品,氟化物對牙齒保健亦有不錯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適量的氟會讓牙齒較不容易蛀牙,但若長期過量攝取,可能會導致慢性氟中毒,因此氟化物必須在專業醫師的建議下適量攝取。某些特定食物中也富含氟化物,如:茶葉、芋頭、乾製海鮮…等,父母也可以讓孩子藉由食物補充。


 


Q3「開咬」是什麼因素造成的?該如何預防與處理?


A:林書豪醫師說,假如寶寶睡前經常含著奶瓶睡覺,或是習慣性地吸奶嘴或拇指,很容易就會造成上門牙外凸,也就是常聽到的「開咬」。


如果要預防這類咬合不正的問題,請爸爸媽媽避免讓寶寶養成上述習慣,如果習慣已經形成,也應該協助寶寶戒除,以免日後造成更大的麻煩。


 


Q4:新牙長出來,乳牙卻只有一點點動搖,需要拔掉乳牙嗎?


A:蔡宜峰醫師說,乳牙搖搖欲墜或新牙從內側長出來都沒有必要將乳牙拔除,恆齒並不會因為乳牙的存在而永久長歪,在乳牙掉落之前,新恆齒並不會固定位置,乳牙掉落後,新牙會因舌頭推擠與嘴唇的平衡,而定位在平衡的位置。


 


在乳牙自然脫落之前拔牙,反而容易讓孩子害怕看牙醫,而且在只有一點點搖動的狀況下即去拔牙,孩子也會比較不舒服、必須上麻藥,傷口也較大。少數乳牙因為曾經撞傷、嚴重齲齒或接受過根管治療,造成恆齒異位萌發,則可能是例外需要拔除乳牙的狀況。


 


根據國外大型研究,乳牙是否拔掉,與未來新牙是否長歪並沒有關係;新牙長歪與否,與牙齒和牙弓的空間大小較有關聯。如果新牙比較大顆,而牙弓的空間又不足,就容易擁擠而長歪,牙齒不整齊的原因並不是因為乳牙沒拔。因此,乳牙最好順其自然,否則每長出新牙都要拔乳牙,就拔不完了;若擔心牙齒擁擠或長歪,可請專業醫師評估。


 


Q5:如果乳牙不小心撞斷會造成什麼影響?要怎麼處理比較好?
A:林書豪醫師說,因為外力衝撞導致乳牙斷裂、脫落、內縮(朝牙齦內部擠壓)…等,都是寶寶常見的牙齒外傷,這些外傷多半屬於意外傷害,要注意平時日常活動的安全。若有牙齒外凸者,則屬於高危險群,應儘早進行齒顎矯正或以牙齒護套保護。




治療方面,乳牙脫落不需要再進行植入的動作,斷裂的話可能需要做牙齒修復,必要時,需進行根管治療;若是牙齒本身推出或內縮,則需要進行復位的處理。


 


Q6:寶寶亂咬東西,是因為長牙時牙齒不舒服嗎?


A:寶寶在長牙的時候其實不會有不舒服的情況,但因為長牙的階段與口腔期在時間上相重疊,所以大家多半會以為寶寶是因為長牙、需要磨牙,才會一直想咬東西,或猜測可能是寶寶的牙齦不舒服。


 


事實上,寶寶長牙的過程中,牙齦會有一些浮腫,但並不會讓寶寶覺得痛或是不舒服。喜愛把東西送進嘴裡咬,乃是口腔期的表現,因為這個階段口腔的感覺特別強烈,所以寶寶可以藉由用嘴巴咬東西來得到一些快感。


 


Q7:只有23顆牙一天到晚亂咬,牙齒會不會長歪或斷掉?


A:蔡宜峰醫師說,口腔期的寶寶亂咬東西,其實不太會造成牙齒長歪或斷裂,只要寶寶咬的東西不是太硬、太危險,父母就不需過於擔心。


 


爸爸媽媽如果不放心,也可以主動購買市面上專為口腔期寶寶設計的安撫物,如固齒器…等,如此一來即使寶寶長時間放在嘴裡咬,也不會產生危害了!或者,也可以提供軟硬適中的香蕉、煮熟的紅蘿蔔讓寶寶啃食,幫牙齦做按摩。



平常一些容易被寶寶誤食吞入的小東西,如:鈕釦、小珠子、螺絲釘…等,都要安置在抽屜或高處等寶寶不易伸手拿到的地方,避免因哽到而窒息的情況發生,爸比媽咪應該在一旁隨時注意,才能預防危險發生。



 


嬰幼兒常見牙齒疾病


蔡宜峰醫師指出,小朋友常見的口腔問題包括奶瓶性齲齒、牙齦炎、病毒性口腔炎…等,其中又以奶瓶性齲齒較難處理。


 


1. 奶瓶性齲齒


發生原因主要是不當的餵養方式所造成,很多家長會讓寶寶含著奶瓶或媽媽的乳頭入睡,但寶寶入睡後,唾液的分泌與吞嚥動作便會減少,容易造成殘留於口腔中的乳汁的糖與細菌產生作用,形成齲齒。它的典型症狀是上顎前牙脫鈣變黃,甚至變黑導致斷裂。


 


蔡宜峰醫師表示,對於奶瓶性齲齒來說,預防勝於治療,家長要為寶寶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不要讓寶寶含著奶瓶或媽媽的乳頭入睡。此外,要避免在寶寶的飲食中加入太多糖分,最重要的是養成每天清潔牙齒的習慣。


 


林書豪醫師也指出,孩子超過6個月大之後,盡量不要在半夜餵食牛奶,如果真的需要於半夜進食,可以用開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1fen 的頭像
    c1fen

    baby部落格

    c1f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